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 > 
广深之后,厦门、西安、武汉、惠州……都在跟进,京沪还远吗?
来源: 观察者网      时间:2023-09-01 03:07:28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继8月30日早间,广州打响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第一枪之后,当日晚间,深圳也跟进落地该政策。

截至8月31日下午,已有厦门、西安、武汉、中山、惠州等多个热点城市也加入进来,火速落地“认房不认贷”。


(资料图片)

同时,业内对于房地产龙头城市北京与上海是否会在短期内跟进,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

已落地70余城

在此之前,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8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此项政策作为政策工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选用。

短短几日间,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已有杭州、郑州、天津、成都等在内的70多个城市落实该政策,且多数二线城市松绑力度远不止于此。

如此前郑州发布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5条措施,在落实“认房不认贷”基础上,还提出要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同时暂停执行限售政策。

再如福州,在8月30日最新发布的调控政策中,也对此前执行数年的“限购”政策进行松绑,允许福州郊区户籍的家庭在市区多增加一套住房。

所谓“认房不认贷”,即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行业普遍认为,该政策将大大减轻购房者首付比例以及房贷利率,从而降低购房门槛和总成本,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改善需求,加速刺激楼市复苏。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多地火速跟进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甚至追加更为宽松的其他政策,既由于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下行压力,也表明“认房不认贷”对于需求释放确实具有比较好的导向作用,预计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也将在广深之后,尽快跟进落地该政策。

对于大众最为关心的京沪两地是否及时跟进问题,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也向观察者网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且预计就在最近一两日。

他指出,近期上海与北京的楼市成交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再不释放楼市宽松政策及时调节,不仅难以带动其他城市尽快恢复楼市平稳健康发展,恐会“自身难保”。

政策端利好见顶

不过,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此轮房地产政策端全面放松已经超出预期,北京与上海作为目前楼市表现最好的两个标杆城市,下一步政策释放应当更加谨慎,短期内是否跟进恐怕还未可知。

他指出,“认房不认贷”主要影响部分改善需求,这部分需求在北京、上海体量较大,后续如果这2个城市释放政策红利,对市场影响会持续较长,广深已经发布的政策对于市场来说,影响持续较短。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8月,房地产市场政策井喷,在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后,全国多地开始落实政策,部委和大城市密集表态。各地稳楼市调控政策加速发布,累计单月房地产调控政策达到了115次,达到了年内的最高点,单月房地产调控数量也是最近多年来的最高点。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方向看,楼市宽松的方向依然集中在降低交易税费,如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契税、增值税、中介费用等降低购房成本。

张大伟向观察者网表示,当下市场除了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宽松政策已经出无可出。目前房地产行业面对的并非简单的资金问题,拿地、销售、客源、贷款乃至同质化产品竞争都存在压力。从监测数据来看,多个城市利率均出现了轻微的变化,但当前收入不稳定,叠加人口结构等问题,依然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因此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回暖,2023年后续房地产市场走势核心影响因素还是看京沪政策的力度,且试错空间有限。

无独有偶,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也表示,“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广州和深圳之后,其他一线城市优化政策或将提速,但对于北京来说,全面执行该政策的可能性仍较小,预计将通过“一区一策”或针对特定人群如多孩家庭等方式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认房不认贷”集中落地各个城市之后,市场颇为关注的银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或也渐行渐近。

此前,人民银行已明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近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高管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正在抓紧制定预案。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8月30日表示,中行要持续做好个人按揭贷款的各项支持工作,特别是落实人民银行以及国家相关部委未来出台的对于存量、增量各类房贷的一些具体政策要求,做好对个人客户的服务工作。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日前也表示,近期人民银行明确指导商业银行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一方面有利于减轻部分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客户的财务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平滑提前还贷压力,有利于平稳经营。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